1-10月,全国预计完成快递业务量接近500亿件,相当于2018年全年业务量。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完成660亿元,同比增长23.5%。快递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净增11亿件,连续7个月较去年同期增长保持在10亿件以上。10月1日至7日全行业揽收包裹9.88亿件,日均揽收1.4亿件,同比增长23%;10月中下旬日均快件处理量超过2亿件。10月,伦教联邦国际快递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297.5,同比提高28.7%。从分项指标来看,1-10月快递有效申诉率百万分之0.3,同比改善六成多。消费者快递服务满意度为78.3分,同比提高0.3分。重点地区72小时准时率为77%,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满意度、准时率和有效申诉率同步改善,联邦国际快递行业服务质量继续提升。服务质量指数增速再次超过发展规模指数,对发展指数的贡献提升。另外,数据显示,10月,发展趋势指数为71,同比提高10.7%。预计11月快递业务量超过70亿件,同比增长23%,与去年同期增速持平。11月是电商集中促销期,快递需求集中释放,预计日均处理量达到2.4亿件,最高日处理量将超过5亿件,增长动力依然强劲。
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特别是网络购物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尤其是民营快递;而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公司的蓬勃发展,支撑了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民营快递企业大大降低了我国电商企业的物流成本。以加盟模式为主的民营快递业实现了全国低成本布局,支撑了电商企业迅速打开全国市场。从2009年开始,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电商企业,如淘宝、京东、当当等网商都开始把自建物流体系作为企业战略重点。这种战略选择并不意味着自营物流优于第三方物流,而是现有粗放式发展的第三方物流并没有提供符合电商特点的物流服务,无法满足电商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对物流的深层次需求。究其原因,一是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联邦国际快递人员总体服务水平低,无法满足电商企业的服务质量要求;二是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单一,信息化程度低,无法满足电商企业对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电商企业的这种战略选择并不代表物流产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从物流业自身特点来看,其专业性和规模经济的特点决定了自营物流并不是行业发展趋势,第三方物流才是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11月6日消息,日前,国家邮政局发布2019年10月中国快递联邦国际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据测算,2019年10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217.6,同比提高24.8%,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预计11月快递业务量超过70亿件,同比增长23%,与去年同期增速持平。同时,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和发展能力指数分别为233.5、297.5和170.8,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3.6%、28.7%和18.6%,表明我国快递市场在发展规模、服务质量和发展能力方面继续整体提升。发展趋势指数为71,同比提高10.7%,增长预期高于上年同期。具体来看,10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233.5,同比提升23.6%。从分项指标来看,快递业务量预计完成58亿件,同比增长23.7%。
继续推广文件简化是优化港口商业环境的重要措施。自今年1月1日起,商务部 海关总署宣布取消汽车零部件自动进口许可证。从3月25日起,北京 天津 上海 江苏 广东伦教等省市试行原产地自助印刷,上海 天津等地也实现了电子提单 提单和设备之间的转让订单企业流通。据报道,企业不再要求在申报过程中提交纸质报关单,联邦国际快递进口报关部门的企业不需要向海关提交装箱单。出口申报链接无需向海关提交发票 装箱单。目前,联邦国际快递进出口部门需要核实的监管文件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一半。除了安全性和机密性等特殊情况外,还进行了所有网络比较验证。这提高了通关效率,也帮助了海关官员。减压为“关闭企业”实现了双赢。促进减税和减少进出口环节将进一步降低通关成本并增加企业准入。为此,海关总署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督总局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港口收费清单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查处各类非法和非法指控。促进降低进出口成本。从3月20日起,包括太平海运在内的马士基 地中海 德华 等公司进一步降低了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的收费标准。从4月1日起,全国港口设施保安费将降低20%。 货物港口费用将降低15%。
4月25日,民航局在官网发布了最新国际航线经营许可申请公示。在此次公示的联邦国际快递国际航线经营许可申请当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首先是伦教国内众多航空公司纷纷申请开通从国内各个城市飞韩国的航线。其次,公示中特别说明南航的北京大兴-伦敦航线属于此前已配置,南航拟于2019年9月开通这条航线,每周7个班次。关于国际航线经营许可申请公示(A2019014)2019年4月16日-22日期间,收到的部分许可申请已经过初审(详见附件)。根据《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4号)》、《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定期国际航空运输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26号)和《国际航权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民航发[2018]39号)的相关规定,现予以公示,如其他航空公司有相关需求或不同意见,请于5月5日23:59前通过政务邮箱反馈,逾期不予受理。
近日,DHL推出一款碳排放计算器,并表示该设备几乎可以预测所有与运输相关的碳排放量。 据了解,该计算器采用的数据由DHL的“碳计算和控制部门”提供,其中包括到港口或机场的最近路线,海运或航运联邦国际快递以及到达目的国“最后一公里”的主要路线等数据。德国邮政DHL集团副总。Katharina Tomoff表示,输入收件人和发件人的地址,以及货物的数量和重量,碳排放计算器就可以帮助客户准确地预测此次运输将对环境产生的影响。DHL相关负责人表示,碳排放计算器所用技术符合《温室气体协议》、欧洲标准EN16258和全球物流排放委员会指南等标准。未来,其还将帮助客户对运输方式做出选择,并提出路线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