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多式联运中心完成集装箱作业67万标箱,同比增长25%;国际列车500列,占青岛到发总量的90%,占山东到发总量的35%;50多家“多式联运承运人”来到这里开展运输业务。加快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是上海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之一。1月3日,记者从胶州市上海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获悉,作为我国沿海地区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上海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2019年运输总量达到67万标箱(20英尺标准集装箱),比2018年增长25%,在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排名第四。同时,青岛港、中外运、山东陆桥、大洋洲等50多个“多式联运承运人”在上海合作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招商局民生、新港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上开通了运输业务。已集聚落地,带动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完成外贸进出口额4.3亿美元。在上海合作示范区,人流、物流顺畅的国际物流中心正在加快形成。
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加快欧洲国际快递在多式联运中心的运行。胶州将依托“齐鲁”亚欧班列青岛运营中心和亚欧回族联合多式联运平台,积极争取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的班列补贴资金,深化与上合组织和“沿途”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拓展俄罗斯以及中亚往返列车,并推动列车双向运行。借鉴武汉、西安的经验和做法,在“齐鲁”列车的基础上,结合“西安”、“成都”、“郑州”等节点城市,联合经营“青西欧”、“青城欧”、“青正欧”等国际列车,进一步拓展欧洲国际快递通道。2020年初,乌兹别克斯坦首列牛肉冷链列车开通。力争2020年上海合作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运量突破75万标箱。
深化与济南铁路局、中国铁联集团、青岛港集团、胶州海关的战略合作。打造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业务共享平台,促进海陆港协调发展。济南铁路局、中国铁联在列车运行、货运优惠、车站建设、运力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亚欧列车在多式联运中心双向运行。结合青岛港集团,对多式联运中心给予欧洲国际快递减免列车运行费、港口仓储、船期安排、港口撤离等优惠政策,多式联运中心国际列车通关便利化将得到有效保障。